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當你口渴的時候,第一反應不是喝水,而是想喝飲料,該注意血糖了!
當你的皮膚頻繁出現小水皰,反反復復感染時,該注意血糖了!
當你身上散發著腐爛的蘋果氣味時,該注意血糖了!
糖,是人體的主要供能源,但糖超標,也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一把利刃。血糖失控時,它發出的警告可能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變化中,這些變化,正是身體在無聲呼救。
皮膚上的血糖“警報器”
血糖異常,尤其是長期處于高血糖的人,其身體皮膚結構與功能,會出現多種特異性表現:
黑色棘皮癥: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出現異常增厚且顏色加深(灰褐色或黑色)的斑塊,通常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,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皮膚標志;
頑固瘙癢與干燥:高血糖會直接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發瘙癢,同時損害調節汗腺的自主神經,導致排汗減少、皮膚異常干燥脫屑,加劇癢感;
皮贅叢生: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與胰島素水平升高會刺激角質細胞過度增生,在頸部、腋窩、眼瞼等部位出現柔軟的小肉贅;
脛前色素斑:小腿前側出現邊界清晰、起初為暗紅色小丘疹,逐漸發展為圓形或卵圓形褐色萎縮性斑塊,常無痛癢,愈合后可能留下色素沉著或凹陷疤痕;
糖尿病性大皰病:手腳、小腿等部位突發類似燙傷樣的緊張性水皰,皰液清亮,無炎癥反應,這是血糖嚴重失控的典型皮膚信號;
環狀肉芽腫:足背、手部、指關節或耳部出現光滑、堅硬、膚色或淡紅色的環形丘疹或斑塊,中央凹陷,通常無自覺癥狀。其發生與血糖代謝異常相關;
反復難愈的感染:高血糖是細菌和真菌繁殖的“培養基”,長期處于高血糖,皮膚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細菌感染,如癤、癰;或出現邊界清晰、伴脫屑和小水皰的真菌感染,如念珠菌病、體股癬,嚴重時還伴有分泌物。
身體散發特殊的“爛蘋果”氣味
一些血糖調節失衡患者的身體還會散發一股特殊的“爛蘋果味”,或描述為甜膩的水果味、指甲油味。
這種現象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(DKA)這一嚴重急性并發癥的典型警示信號之一。其產生的根源在于脂肪的異常分解和酮體堆積。
1型糖尿病(胰島素絕對缺乏)或某些嚴重的2型糖尿病(胰島素抵抗嚴重且相對缺乏)患者,由于胰島素嚴重不足、失效,細胞無法利用葡萄糖,處于“挨餓”狀態,進而身體被迫大量分解脂肪供能,肝臟生成過量酮體乙酰乙酸、β-羥丁酸、丙酮。
這些物質堆積,進而導致人體代謝性酸中毒,產生揮發性丙酮,通過呼吸、汗液排出后,形成一股莫名其妙的“爛蘋果味”
血糖偏高的常見信號
能量告急:莫名持續的疲憊乏力、精神萎靡;
代謝紊亂:排尿頻繁,尤其夜尿增多、頑固性口渴口干;
饑餓失控:餐前強烈饑餓感,甚至伴心慌、手抖等低血糖癥狀;食欲異常亢進卻體重下降(細胞無法有效利用糖分,轉而分解脂肪肌肉);
神經損傷:手足末端麻木、刺痛、燒灼感或感覺遲鈍;
視覺預警:視物模糊、視力波動,高血糖致晶狀體滲透壓改變及視網膜血管損傷。
當血糖偏高,且通過飲食調節難以控制時,應盡快接受專業治療,個性化控糖: 若確診糖尿病或前期,應遵醫囑制定方案,每日監測血糖。
小南提醒:某些血糖相關皮膚問題對光敏感,如脛前斑,日常還需做好物理、化學防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