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瀕臨破產的校辦小廠到年營收超百億的醫藥巨頭,魯南制藥如何鍛造出“四連冠”的創新實力?記者深入調研,揭開其全鏈條創新生態的五大核心密碼。
科研平臺:國家級實驗室矩陣構筑創新“強引擎”
魯南制藥的創新根基,源于其“頂天立地”的科研平臺體系。
國家級實驗室群:建成5個國家級、11個省級研發平臺,涵蓋中藥、化藥、生物藥三大領域。其中,“經方與現代中藥融合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”通過科技部重組,成為山東唯一中醫藥全國重點實驗室,主導制定國家藥品標準23項。
百所高校協同網絡:與北京大學、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等100余所頂尖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,近年來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50余項,推動7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。
專利護城河:累計申報專利3880件,授權2295件,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國藥企前列,申請、授權國際專利103件,進入150多個國家,蟬聯“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”。
創新人才:千名碩士博士打造科研“特種部隊”
“培養和造就人才是企業的最高目標”,這一理念深植魯南制藥基因。
高端人才密度:12000名員工中,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,研發團隊占比超15%,其中,博士、碩士1600余人,平均年齡僅32歲,形成年輕化、高學歷的創新主力軍。
校企共育機制:與北京大學、山東大學、吉林大學、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建“雙主體”培養體系,提供免費住房,近五年研發人員數量翻倍。
實戰型科學家:中試車間副主任朱安國博士帶領7名博士團隊,攻克20余項技術難題,10個品種獲批上市,創造年產值4億元。海歸博士趙麗麗帶領科研團隊潛心研究生物制藥15年,益立達?利肥昔單抗注射液成功上市,在生物藥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。
智能化生產:8000個控制點定義“數字藥廠”新標準
從“經驗熬制”到“精準智造”,魯南制藥的車間革命改寫中藥生產邏輯。
全流程自動化:投入20億元改造生產線,建成國內首條中藥口服液全數字化產線。厚普制藥車間集成8000多個控制點,自控率達95%,生產效率提升10倍,人員減少2/3。
綠色制造標桿:奧利司他原料純度達99.9%,獲中國專利金獎;新時代藥業獲評“國家綠色工廠”,綠色工藝年均減排危廢200噸。
數字經濟融合:3家子公司入選山東省“晨星工廠”,中藥智能制造場景獲省級示范,云平臺實現從研發到營銷全鏈路數字化。
全維營銷:構建“互聯網+醫+藥”生態閉環
面對集采常態化和數字浪潮,魯南制藥以差異化服務破局。
線上線下融合:首創“24小時全時空客服中心”,上線首薈商城APP,布局10家實體藥房,提供在線診療、健康管理等服務,打造“互聯網+醫+藥”新生態。
國際雙軌突破:新興市場與高端市場并進,取得歐美DMF認證40項、CEP證書8個,舒更葡糖鈉注射液成為首款中美雙獲批的中國生物藥。
集采逆勢突圍:瑞舒伐他汀鈣以5mg獨家劑型中標國家集采,成為國產替代標桿。
全鏈條創新:從實驗室到市場的“高速轉化通道”
魯南制藥的核心競爭力,在于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的“任督二脈。
研發投入強度:連續多年研發投入占比超營收10%,今年以來,我們有25個產品在國內獲批,16個產品在國外上市,40余個一類新藥進入臨床階段,形成了“創新藥+仿制藥+中藥”三駕馬車并驅的產品矩陣,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中藥現代化突破:22個獨家中成藥撬動增長,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11個品種銷售額增超40%;啟達力?荊防顆粒獲新加坡及歐亞聯盟5國批文,中藥國際化邁出關鍵一步。
生物藥爆發增長:首款生物藥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銷售額破1.4億元,雙抗藥物等12款重磅新藥加速商業化。益立達?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成功上市,魯南制藥在生物藥與創新制劑賽道持續發力,向更多高端生物藥領域發起沖擊,以更多高性價比的優質產品為患者點亮生命之光,同時也為中國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記者手記:創新基因的沂蒙底色
魯南制藥的“四連冠”絕非偶然。從趙志全“不怕困難、挑戰困難、戰勝困難”的魯南精神,到張貴民“創新引領、服務推動”的戰略升級,其創新密碼深植于三點基因:
“敢啃硬骨頭”的科研定力——在腫瘤藥、生物藥等“卡脖子”領域十年磨一劍;“以人才為資產”的長遠眼光——讓科學家成為企業主人,朱安國等青年才俊從研究員成長為技術帶頭人;“數字與實業共振”的產業洞察——用8000個控制點重塑中藥生產,用云平臺連接億萬患者。
在沂蒙精神的滋養下,這家57歲的藥企正以“千億魯南,百年品牌”為愿景,努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齊魯樣板,為中國醫藥工業攀登全球價值鏈寫下新注腳。